曲目:
1.貝多芬: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 作品130, 第四樂章(演出者:嘉大弦樂四重奏)
   Beethoven:String Quartet in B Flat Major Op.130, Mov.IV
2.蕭士塔高維奇:第八號C小調弦樂四重奏(演出者:嬉遊室內樂團)
   Shostakovich:String Quartet No.8 in C minor


室內樂是我蠻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,比起獨奏所有東西都是自己來,多了很多樂趣
,以前大學的時候也玩過兩年的室內樂,組過鋼琴四重奏和鋼琴三重奏,我都是負
責鋼琴的部份(原因當然是因為我的小提琴荒廢以久,我沒膽拿出來丟人現眼)。

室內樂除了有自己的技巧、音樂,其實最重要的是團體中成員的默契,以及每個樂
器之間聲音的平衡(Blance),團體中每個人要有相同的想法,往相同的方
向走,並且互相對話,而不是一人獨大的局面。以前我總是抱怨在鋼琴重奏裡面,
鋼琴最悲慘,每次中提大提都可以視奏就來練習,小提可能稍為辛苦一點要練一下
,但是只有鋼琴每次都要辛苦作工,不然一起練習時根本就會無功而返。儘管如此
,我還是覺得室內樂真的很好玩,大家一起合作,一起對話,一起努力的那種感覺
,真的很棒!

這次的室內樂曲目都是弦樂的重奏,讓我覺得有點可惜,我很想聽聽有鋼琴的室內
樂。沒有鋼琴的室內樂,每個樂器的表現會比較平衡,而加入鋼琴的室內樂,鋼琴
部份就會比較吃重,相對其他樂器的表現空間就會變小,但是因為鋼琴可以表現的
音響效果比其他樂器多很多,因此有鋼琴的室內樂曲子通常也比較生動。今天的兩
組人馬,拉的兩首作品風格迥異,兩組的問題也不太相同,第一組主要在修改室內
樂的基本概念,第二組則是重在修改音樂的風格。就來先寫寫我聽得比較比較起勁
的老蕭吧。


蕭士塔高維奇:第八號C小調弦樂四重奏

蕭士塔高維奇身處於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,悲痛到無法用言語來表達,於是藉由音
樂創作來表達這種痛苦。詮釋這首曲子,除了情感的表達之外,如何用技巧來表達
出音色非常重要。第二小提琴、中提琴與大提琴,要表達的是極端痛苦的喘息,像
是壓抑到喘不過氣一樣的聲音-沉重低鳴,非常小心翼翼,像是完全看不見未來;
而第一小提琴的旋律以半音階下行呈現,往下掉落的聲音,要以平穩的速度進行,
不能夠太過自由,會顯得太過開心,音之間不要斷開,用指移(44333)的方
法來拉,抖音不要太過激烈,用小抖音表現極度壓抑的聲音,要讓觀眾有無法呼吸
喘不過氣的感覺,而句尾的音要和底下的聲部融合在一起;之後第二小提琴接續了
第一小提琴這種低迷的氣氛,而第一小提琴飄出象徵陽光的旋律。這首曲子很「深
、沉」,拉這首曲子的時候,連呼吸的時候都要很深很沉;在接進第二樂章前的那
個音像是痛苦的怒吼,中間不要有太大的空隙,會讓音樂的氣氛消失,要一口氣衝
過去,接進第二樂章。安東‧米勒教授因為時間關係只教導了第一樂章,主要都是
在教導音樂的處理以及氣氛的營造,老師示範的時候,真的有那種掉進痛苦深淵的
感覺,氣都不敢喘一口。


貝多芬: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 作品130, 第四樂章

這是一首非常耳熟能詳的曲子,台北愛樂電台每次都用這首的開頭來當節目開始的
音樂(印象中是這樣,反正有用到就對了),聽起來很簡單,但事實上當然是很不
簡單。其實安東‧米勒教授在教這首曲子時,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導室內樂的基本概
念:室內樂必須要和其他人互動,要彼此對看,彼此聽到對方的聲音,並且對話,
不能讓能量都集中在其中一人(大部分是指Vn‧I),當然給Cue的只有一人
,但是這個Cue的意義僅僅是「邀請其他人開始」,而不是成為一個領導者,因
此所有的成員都應該一起呼吸,而不是等待其中一人來帶領大家;此外,除了眼神
的互動,還必須有肢體上的互動。很多人常常認為第二小提琴(Vn‧II)是不
重要的部份,但事實上Vn‧II的重要性其實不輸給Vn‧I,甚至需要比Vn
‧I還要更強壯更精緻,因為Vn‧II是整個和聲的中心,與其他樂器(Vn‧
I,Va,Cello)會合。而中提琴和大及琴跟第二小提琴一樣,也都佔有很
大的地位,有時候即使只是簡單的線條或是單音,不要認為這是不重要的,必須把
線條的方向拉出來,否則這些音便沒有意義,這些其實是支持旋律的重要基礎,如
果內聲部沒有支持住,旋律就無法突顯出來。練習室內樂的第一要點當然是要先練
好自己的部份,才能夠不擔心自己的技巧部份,去跟其他的人互動;再來就是要對
整首曲子了解-何時是自己?何時是別人?清楚知道這個樂句是誰要傳給你,下個
樂句你要傳給誰,什麼時候誰是跟你一起說話,什麼時候是你跟其他人對話;當團
體中有一人不清楚狀況時,就必須用肢體語言告知那個人,因為團體中只要有一人
在狀況外,那麼音樂就會難以進行。

在音樂處理方面,必須先確定彼此的想法,當然這必須透過溝通與討論,找出大家
一致的風格與方向。在室內樂中很少有一人獨大旋律的情形出現,常常以對話的方
式出現,因此在接續其他人的句子時,必須用一樣的音量、方向、風格去連接,才
能讓整個聲音持續,把整個樂句拉長。有時我們會太過強調高音旋律的部份,其實
這是不需要的,因為高音本來就很容易被聽見,所以根本不須特別強調它就很清楚
。有時所有聲部都是流動的音符,其中一個聲部(通常是中提琴)會有一個拉長的
單音,這時這個單音就變成帶領整個團體方向的指標。當同音重複出現時,音色必
須不同,否則就會很無趣;段落轉換時,要有明顯的不同,不能接得一付理所當然
的樣子,這樣觀眾才能感受到不同的情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noopypiano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